品种与产地

鹅绒
白绒
灰绒


鸭绒
白绒
灰绒

标准
- 旧国标服装标
- GB/T 14272-2011
- 新国标服装标准
- GB/T14272-2021
- 旧家纺标准
- QB/T1193-2012
- 新家纺标准
- QB/T1193-2023
- 日标
- JIS L 1903:2017
- 欧标
- EN12131-2018
- 美标
- USA-2000
- 韩标
- KSK2620-2024

莱茵鹅
莱茵鹅是世界著名肉用鹅种,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,具有生长快、产肉性能好、繁殖力强等特点,是全球广泛引进的优良鹅品种之一,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并推广养殖。羽毛全身纯白,紧贴身体,无肉瘤,喙和脚蹼呈橘红色。耐寒耐粗饲,适合北方和温带气候。生长速度优于中国本地鹅种(如四川白鹅、狮头鹅)。白色羽绒蓬松度高,是优质羽绒制品原料。莱茵鹅适合现代化肉鹅养殖场,建议引种时选择正规种鹅场,并配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发挥其高产潜力。

浙东白鹅
浙东白鹅是中国优良肉用鹅种,原产于浙江省东部(象山、奉化、宁海等地),具有生长快、肉质优、耐粗饲等特点,是浙江省重点保护的地方禽种资源之一,也是南方地区广泛养殖的鹅种。全身纯白,羽毛紧实,成年后部分个体颈部有浅灰色羽痕。耐湿热,适合南方水网地区养殖。白色羽绒品质优良,可用于加工高档羽绒制品。浙东白鹅适合生态养殖、农旅结合模式,如“鹅-稻共生”“观光牧场”等,可提升综合经济效益。

雁鹅
雁鹅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肉用鹅种之一,原产于安徽六安、霍邱等地,因头部有明显肉瘤形似大雁而得名。具有生长快、耐粗饲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是江淮地区传统养殖的优良品种。全身羽毛呈灰褐色(类似大雁),腹部颜色较浅。能在-10℃环境下正常生长。每只鹅可产羽绒200-250克,羽绒蓬松度好,但颜色较深。雁鹅适合生态放养+深加工的产业模式,在保持传统养殖方式的同时,可开发高端鹅肉产品提升附加值。

内蒙古白鹅
内蒙古白鹅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特有的肉绒兼用型鹅种,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及东北部分地区。该品种适应寒冷干旱气候,具有耐粗饲、抗病力强、羽绒优质等特点,是草原牧区特色养殖品种之一。羽毛:全身纯白,羽毛浓密(抗寒关键),能在-30℃环境下越冬,每只成年鹅可产羽绒200-300g,绒朵大(直径≥4cm),蓬松度650+(国际标准),用于登山服、高端寝具。

四川白鹅
四川白鹅是中国三大白鹅品种之一,原产于四川省温江、乐山、宜宾等平坝地区,是长江上游流域特有的肉绒兼用型地方良种,已被列入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》。全身羽毛雪白,喙/胫/蹼呈鲜明橘红色,羽绒再生能力强。羽绒型品系年产绒量达350g。该品种特别适合我国西南地区中小规模生态养殖,养殖综合效益比普通水禽高30%以上。

皖西白鹅
皖西白鹅是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,原产于安徽省西部六安、霍山等大别山区,现存栏量约200万羽,是典型的肉绒兼用型地方优良鹅种。全身纯白羽毛,喙/蹼呈橘黄色,羽绒发育极佳(每羽含绒量达350-400g),含绒率25%-28%,是全球顶级羽绒原料,出口欧美高端羽绒制品市场。该品种特别适合山区生态养殖。

北京鸭
北京鸭是世界著名的优良肉用鸭标准品种。具有生长发育快、育肥性能好等特点,是闻名中外的“北京烤鸭”的制作原料。北京鸭全身羽毛纯白,略带乳黄光泽,体型硕大丰满,躯体呈长方型,前部昂起,背宽平,胸部腹部突出,两翅小而紧贴体躯,尾部钝齐,微向上翘起。原产于北京西郊玉泉山一带,现其养殖地点已遍布世界各地,在国际养鸭业中占有重要地位。上世纪50年代,经欧美的商业化育种,北京鸭被逐渐改良为适合规模化、工业化生产需求的樱桃谷鸭和枫叶鸭。

樱桃谷鸭
清朝光绪年间,北京白鸭进入英国,经樱桃谷公司多年杂交遗传选择实验,培育出了新品种——樱桃谷鸭,1991年,撒切尔夫人访华后,中英建立合作项目,樱桃谷鸭在中国得到大规模推广养殖。樱桃谷鸭绒,绒朵成熟、产量高、洁白光亮无杂色,回弹性好,是世界公认的优质羽绒产品种类。

金定鸭
金定鸭是中国著名的蛋用型鸭种之一,原产于福建省龙海市紫泥镇金定村(九龙江入海口湿地),因产地得名。又称绿头鸭、华南鸭,英文名为 Jingding Duck。外貌:体型轻小紧凑,母鸭多为灰褐色或黑麻色,羽毛带有“白眉”特征(喙基部至眼周围有白斑);公鸭头颈部羽毛墨绿色,有光泽,尾部有卷羽。耐粗饲、抗病力强,适合沿海滩涂、水网地区放牧或圈养。相对于其他鸭种,金定鸭更耐盐碱湿地环境。金定鸭因其高产、适应性强,在中国南方多省推广养殖,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禽种。

番鸭
又称麝香鸭、瘤头鸭或红嘴鸭,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,后引入中国并广泛养殖。与普通家鸭(如金定鸭、北京鸭)不同,番鸭属于鸭科栖鸭属,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。头部:头部有红色或黑色的肉瘤(尤其公鸭明显),喙短而宽,呈红色或粉红色。羽毛:常见纯黑、纯白或黑白花斑,羽毛光滑紧密,尾羽较长。适应热带、亚热带气候,抗病力较强。番鸭养殖适应性强,经济效益高,适合南方地区推广。

四川麻鸭
四川麻鸭是中国地方优良蛋肉兼用型鸭种,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,适应性强,耐粗饲,适合稻田放养,是四川传统养殖的重要鸭种之一。母鸭以麻褐色为主,背部有黑色斑点,公鸭头颈部呈墨绿色,有金属光泽,胸腹部棕灰色。耐湿热,适合四川盆地潮湿气候,抗病力较好。行动敏捷,适合散养模式。四川麻鸭适应性强,养殖成本低,是生态农业、休闲农庄的理想选择。

荆江鸭
荆江鸭是中国优良蛋用型地方鸭种,原产于湖北省荆江沿岸(荆州、沙市、江陵等地),因适应长江中游水域环境而得名,具有产蛋量高、耐粗饲等特点,是湖北省重点保护的地方禽种资源之一。羽毛:母鸭以浅麻色为主,羽色似麻雀斑纹,公鸭头颈墨绿色带金属光泽,胸腹棕灰色。耐湿热,适合长江流域水网地带放养。荆江鸭养殖成本低、效益稳定,适合中小养殖户发展“蛋鸭+水产”综合种养模式。